为总结推广2023年以来开展集体协商工作的先进经验,引领推动集体协商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今年,市总工会在全市开展集体协商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培育推广优秀协商案例。活动期间,市总工会从众多协商案例中精选出10余篇优秀案例,旨在通过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一种多方参与凝聚共识持续推进的新模式,促进企业和职工在集体协商工作上同频共振、携手共进,切实提升我市集体协商工作的质量实效。本期选登相关内容供基层工会组织交流学习。
今天向大家展示的是定兴县总工会推选的企业集体协商优秀案例--坚持有效开展协商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京通客运公司集体协商案例。
公司始建于1996年,历经20多年拼搏奋进公司已发展成为集城乡公交,城乡客运,定制客运旅游包车。客车充电等一体的大型公交客运。京通客运公司工会坚持以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维权观。针对企业不断壮大,职工人数不断增加,劳动关系日趋复杂的实际。积极探索和开展集体协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使企业职工的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
公司工会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先后七次同企业行政围绕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进行了平等协商,通过这种形式对加强和完善工会的维权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第一次工资集体协商。时间为2013年4月,协商的内容是企业工资制度改革。2010年公司改制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一系列的改革,而工资制度的改革成为当年企业改革的重头戏。协商前,职工个人工资的等级与工龄长短挂钩。这种工资分配模式的问题很明显:一批技术骨干由于工龄不长,等级低、工资低,纷纷跳槽走人;脏、累、苦、险工作在工资上也没有明显的体现。公司内的人才留不住,外面的人才也请不进。公司董事会决定,公司工资制度改革的思路是将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等级工资制改革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岗位工资制,由经理层去制定方案。
为此,公司组成了方案起草小组,由总经理提议,并由工会推选了2名职工代表小组的组长一同参加起草小组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工作,调查了定兴的人才市场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月薪情况以及定兴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定兴职工不同岗位的岗薪参考数,学习借鉴了一些客运公司职工岗薪划分的材料,结合公司的实际,出台了公司职工岗位工资制度试行办法。岗位工资的推行,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行以岗定薪、同岗同薪、岗变薪变,激励职工学文化、学技术、学业务,去竞争重要岗位、关键岗位和适应艰苦岗位。
公司工会将此试行办法下发各分工会组织职工讨论,并将各分工会收集的职工意见和建议汇总了近30条,然后公司工会召开委员会扩大会议,将近30条意见和建议逐条分析,筛选出12条建议提供给公司方,希望双方就上述建议进行协商。很快公司方就安排了时间与公司工会推选的代表就老职工工龄补贴、主办科员设置、工人休假期间的工资发放等10多个问题进行平等协商。双方协商的结果是,工龄8年以上的老职工,不论其在什么岗,均实行每月工龄补贴;明确了主办科员设置的条件和数量,另外工会代表职工提出的其它建议也绝大多数得到公司方采纳,公司职代会最终顺利通过该方案。这是双方平等协商解决工资改革的第一次成功尝试。可喜的是,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后,由于重要技术岗位工资待遇大幅度提高,不仅稳定了技术骨干队伍,还吸引了外来的人才,有不少具有专长的技术人员请来公司工作,并出现原来公司出去的一些技术骨干又重新申请回来的情形。
(二)第二次工资集体协商。2015年,劳资双方就如何根据企业效益的变化的情况调整职工的收入水平进行了第二次工资协商。政府部门对企业工资总量的控制有所松动。随着改制后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效益一直呈稳定发展状况,效益增加后职工的工资也应相应增加,工会正是了解到职工的这一迫切要求后与企业行政开展了集体协商。
由公司董事长郑文奎为首的企业方协商代表 3人和以公司工会主席为首的职工方协商代表 3人进行第一次协商,并初步划分三条线,即年利润实现多少以上,职工收入在上年基础上增加;年利润在什么范围之间,职工收入与上年持平;如果亏损,则确定一个亏损范围及职工收入比上年略有下浮的比例。这个初步协议出来后,公司工会即组织公司员工们进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2015年4月29日,双方代表进行了第二次协商。协商会上,双方代表相对而坐,又是看报表,又是算细账,协商代表们各抒己见,热烈讨论,由于事先准备工作充分,各类报表、数据齐备,双方协商意见趋于统一,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三)第三次工资集体协商。2016年4年劳资双方围绕根据企业的效益来调整职工的收入进行协商。在此之前,公司党、政、工的负责人分别与上级客运公司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沟通,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为这次协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这次协商在第二次协商的基础上仍维持了调整收入的总原则,就是根据企业的效益来算账,在公司新搬迁的过程中,在仍然保住年利润320万的基础上,新增加的利润按“三兼顾”的原则进行分配,即兼顾企业发展;兼顾股东分红;兼顾职工增加工资,也就是说用新增加利润的三分之一继续为职工增加工资,半个月为一个增加台阶,上不封顶。2016年,根据集体协议和公司利润实现情况,公司最终给每个职工以增发了1个月的工资的形式作为奖励。
(四)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工资集体协商。此三轮集体协商分别在2018年、2019年、2020年进行。由于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所以协商双方取得共识,对一些考核的目标进行了调整,比如实行了增发工资上线封顶15个月等,并根据调整后的方案来兑现。
(五)第七次工资集体协商。此轮集体协商在2021年开始。随着公司实施集团化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公司得到持续、快速发展,管理在变化,效益也在逐步攀升。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和之前的集体协商时的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学历的要求,员工对企业期望值的要求等均发生了变化。为了有效的吸引和留住企业需要的管理人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多作贡献,协调股东、企业和员工三方的关系,稳定员工队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在2021开始思考新的工资改革方案来适应新的形式。为了双方有效的进行沟通,2021年一季度工会组织了全体职工代表,分了4次与公司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了面对面的恳谈会,让公司领导直接听取员工的心声,让职工代表们亲自感受公司未来的发展的方向,更好地理解公司新的工资改革方案。恳谈会后,企业行政充分肯定了职工代表的大部分意见,并且采纳和实施了如再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等部分意见。
(一)要努力为实施平等协商创造良好的氛围。在进行平等协商之前和协商过程中,首先是主动接受党委对集体协商工作的领导或指导,这就加大了集体协商的推进力度。其次是加强与行政方的沟通交流,通过有效的宣传形式赢得行政的理解和支持。
(二)要掌握平等协商策略,形成协商一致、互利双赢的局面。认真做好平等协商的准备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每次召开协商会议前,公司行政和工会双方就着手准备充分的协商资料,以使协商工作顺利进行;平等协商过程中双方始终坚持有理、有利、有节,互谅、互让、互惠的原则。注重通过协商,不断寻求职工和企业双方的共同点,求得沟通、理解和+共识。
(三)企业集体协商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关键是要审时度势,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个或几个协商内容进行,也可以采取先易后难原则分步进行。如困难一些的企业,可以协商如何确保职工工资发放;亏损企业可以协商落实职工最低工资发放;效益好的企业要具体落实如何给职工增加工资;在企业利益不好或亏损时,不增甚至减发少量工资以度难关。这样区别对待,调动企业参加工资协商的积极性。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今后集体协商的水平,把集体协商作为一项事业来推动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