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总工会 > 集体协商
集体协商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保定市总工会 > 集体协商 > 正文

2023年入选保定市总工会十佳集体 协商案例发布(八) --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

更新时间:2023-12-13 16:10:00点击次数:31241次

为总结推广2023年以来开展集体协商工作的先进经验,引领推动集体协商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今年,市总工会在全市开展集体协商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培育推广优秀协商案例。活动期间,市总工会从众多协商案例中精选出10余篇优秀案例,旨在通过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一种多方参与凝聚共识、持续推进的新模式,促进企业和职工在集体协商工作上同频共振、携手共进,切实提升我市集体协商工作的质量实效。本期选登相关内容供基层工会组织交流学习。

今天向大家展示的是唐县总工会推选的能级工资集体协商优秀案例---唐县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典型案例。

一、企业概况

  唐县冀东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为7.156亿元,拥有日产熟料水泥4500吨(配带9MW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生产线一条,项目总投资7.8亿元,隶属于北京金隅集团,年产熟料约140万吨,年产高标号硅酸盐和普通硅酸盐水泥180万吨。主要生产商品熟料及P.O42.5普通硅酸盐、PC42.5复合硅酸盐和PF32.5粉煤灰硅酸盐 “金隅”牌优质水泥。坐落于保定市唐县白合镇,距离保阜高速白合出口约1.3 km,距离京昆高速20 km,距首都北京210km、天津240km、雄安新区90 km、省会石家庄130km,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唐县冀东拥有一个全资子公司——唐县洁源垃圾处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洁源公司”)。洁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是生活垃圾与污泥处置。

二、协商过程

(一)做好协商前准备工作。

1、充分宣传发动。企业工会今年在宣传发动工作中突出了“稳就业、促发展、构和谐”的主题,充分利用宣传栏、企业职工微信群和各种会议、座谈会等形式向企业和职工宣传集体协商制度,宣传集体协商制度的作用,宣传企业和职工要树立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理念,通过宣传,让职工了解开展集体协商的意义,打消了职工的疑虑,努力营造了开展集体协商的浓厚氛围,为下一步开展集体协商做好思想准备和奠定思想基础。

2、选好协商代表,抓好代表培训。今年1月份,按照《河北省企业集体协商条例》的规定,公司工会召集职工推选了职工方协商代表,最后确定以工会主席为职工方首席协商代表包括一名部门负责人、一名职能部室员工、二名一线职工共5人的职工方协商代表队伍。公司工会对职工方协商代表进行了培训和辅导,学习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河北省企业集体协商条例》等相关法律知识以及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知识,使协商代表通晓政策法规和企业经营管理,熟练掌握协商谈判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切实提高协商能力,为协商谈判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3、充分征求职工意愿和建议。对今年开展集体协商,我们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通过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充分征求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协商代表们深入各部门、班组针对不同的工种、不同岗位进行了调查,发动职工就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最希望达到的待遇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建议,经最后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并多次企业方进行沟通,确定了最后协商的议题。

(二)协商过程走好四步曲,实现企业职工双维护。

第一步,启动要约。2023年4月30日由企业工会向企业行政方发出书面要约,明确了今年开展集体协商的时间、地点、职工方协商代表以及相关议题。企业方于2023年4月30日进行了书面答复,同意了职工方提出的开展集体协商的相关安排,并明确了企业方的协商代表,双方约定了进行集体协商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步,召开集体协商会议。本次集体协商会议企业方和职工方代表各5名,由企业法人代表和企业工会主席分别担任协商双方的首席协商代表,企业方的其它代表由副经理、企业管理部部长、财务资金部部长组成;职工方其它代表由一部门负责人、一名职能部室代表、二名一线职工代表组成。协商会议于2023年5月8日在公司办公楼2楼会议室召开。

本次集体协商在提高一线职工岗位工资这个议题上,我们采用“两线”协商形式,以“岗位、工种”递次推进的方法进行。在协商中,实行以岗位、工种分别协议条款的方法,以一线工人岗位工资作为企业职工工资协商的主要内容,把从事生产现场工作人员列为一线岗位,企业后勤、管理人员列为二线职工。协商中,我们把协商的重点放在一线岗位的职工收入上,力求避免企业工资协商工资总量增加,一线职工不增收的现象。协商双方对这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职工方协商代表向企业方陈述了职工对这个议题的强烈诉求,表达了希望上调工资的强烈意愿,企业方向职工方介绍了企业当前的经营现状以及以后的发展规划,由于前期双方的沟通工作做的比较扎实充分,双方对此议题协商的比较顺利,达成了最终的一致意见。

本次集体协商在工资集体协商的基础上,突出“技能”要素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将职工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薪酬待遇与获得荣誉激励配套,突出多劳多得、技高多得、贡献大者多得。企业方和职工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经职工方从企业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企业明白用心、用情、用岗、用薪留人稳岗的重要性,最后双方约定,职工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薪酬待遇与获得荣誉激励配套,多劳多得、技高多得、贡献大者多得。

本次集体协商由非双方协商代表的一名办公室人员进行了记录,企业方根据本次集体协商情况,拟定了集体合同草案。

第三步,提请职代会审议通过。2023年5月10日企业召开了本年度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主席将本次开展集体协商的相关情况向大会进行了报告,并提请职工代表大会对集体合同草案进行审议,最终获得了通过。企业和职工双方首席代表分别在集体合同上签字盖章。

三、协商成效

(一)集体协商不断规范。集体协商制度在企业建立后,经过几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在程序上越来越规范,协商的效果越来越明显,职工对集体协商的认可度认同度越高,增强了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更加和谐稳定。

(二)切实维护了职工的权益。通过本次集体协商,职工的利益诉求得到了满足,职工的实际工资增长幅度高于当地本年度职工工资增长指导标准,职工权益得到了切实保护。

(三)企业的劳动关系日益和谐稳定。通过集体协商,架起企业和职工双方的沟通桥梁,企业能够有效地回应了职工的诉求,职工能够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和发展规划,集体协商让企业和职工能够坐在一起,面对面、心比心,增加了相互间的尊重与理解。

四、经验启示

(一)广泛调研是提高集体协商实效的关键。为了使集体协商议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企业工会和协商代表要提前做好功课,进行充分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和职工的情况,广泛征集职工的意愿和建议,拟定企业职工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的诉求作为集体的议题,使协商内容最有代表性,以得到职工的最大支持和响应。

(二)协商平台的建立保障了职工权利的有效落实。在集体协商过程中,行政方向工会方提供了与经营管理相关的数据,说明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职工了解了企业的情况;职工在协商过程中提出的建议,引起了企业的重视或采纳,职工参与了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的出台,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职工与企业进行了共决;工会制定了监督制度,有了可以履行监督的依据。实践表明,集体协商制度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中发挥了其他制度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为充分体现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共决权和监督权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市总工会保障工作部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