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总工会 > 女工风采
女工风采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保定市总工会 > 女工风采 > 正文

“半边天”谱写巾帼不让须眉凌云志——我省工会女职工组织五年建设发展综述

更新时间:2014-03-14 17:30:00点击次数:165810次

       这是激情飞扬的五年,更是我省工会女职工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五年。

   自2009年至今五年间,全省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服务大局、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以服务基层、服务广大女职工为己任,在全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宏伟蓝图中描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年间,全省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精心为女职工搭建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平台,让巾帼英雄展示风采,在实现“中国梦”的愿景中体现个人价值,实现美好愿望。

    五年间,我省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积极探索维护女职工权益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女职工实打实办事、心贴心服务。在困难女职工遇困无助时,用“娘家人”的温暖情怀施以援手、给予关爱。

    五年间,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固本强基、创新机制,加强女职工组织自身建设步伐,让女职工工作科学、有序、规范发展。在抓大事、抓善事、抓要事、抓有影响的事的总体思路部署中,呈现了女职工工作突出特色、突出实效、突出质量的态势。

    ■搭平台  素质提升创未来

    武慧芳是石家庄建设集团一名下岗女工,她幸运地“上”了石家庄市裕华区东苑街道办事处工会成立的女职工学校,学习了家政技能,成为一名家政员,顺利实现了再就业。无极县农民工李亚丛通过在女职工学校充电,成功创立了“永爱家政公司”,当上了女老板,实现了个人梦想。

    华药集团、石家庄印钞有限公司等企业都开办了女职工学校。华药集团销售分公司销售业务员任曲辉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竞争意识”培训后,学以致用,一举拿下宁波市场,成为销售团队业务骨干,被华药集团工会授予“铁人”称号。

    石家庄印钞有限公司的女职工学校,除了教授专业技能知识,还开办了业余爱好培训班,许多有才华的女职工因此脱颖而出。封包班女工陈艳萍就因爱好写作,文笔好,调到了公司工会,成为一名女工委员……

    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无不印证着女职工学校在提升女职工素质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石家庄市总工会自五年前建立全省首家工会女职工学校以来,至今已建立工会女职工学校352个,全市有10.6万余名女职工学历得到了提升,7万余名女职工技术等级上了一个台阶。此外,石家庄市还率先在全省建立了乡村女职工学校,指导石家庄供电公司、石钢集团等企业建立起女职工网络学校,让更多女职工方便快捷地学习到专业技能,有力地提升了自身素质。同时,石家庄市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还把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与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结合起来,相继举办了各具特色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全市80%以上的女职工都参加了劳动竞赛。石家庄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举办的“首届全市女天车工技能大赛”,吸引了500余名女天车工参加,获得前10名的佼佼者还在奖励和晋升技术等级方面获得优先权。

    石家庄市总工会开展的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是我省女职工组织建设的一个缩影。自2009年以来,全省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每年都组织75%以上的女职工参与女职工建功立业素质提升活动,组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3.5万场,参赛女职工212.4万人;女职工提出并实施合理化建议5.6万余条,创经济效益4.5亿元。

    ■树典型  建功立业当先锋

    在古城保定,保定客运中心站郭娜陆地航空班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是一个享誉省内外的“明星”服务品牌。郭娜陆地航空班全体员工统一着装、统一挂牌上岗,用航空服务标准为旅客服务,多年来,她们先后为旅客办好事上万件,多次救助被骗、被盗等特殊困难旅客,帮助走散、流落儿童找到家人,把近百名失忆老人送回家,班组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等称号,并连续6年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成果”奖,成为女职工群体的先进典型。

    沧运集团自几年前推出“亲情旅程”服务品牌以来,14名优秀女员工组成的“亲情旅程”服务班,把导乘、咨询、话务、送车等服务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亲情旅程”服务品牌被省交通厅命名为“河北省交通运输行业十大文明服务品牌”。

    这些来自企业一线的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成为我省女职工队伍中的标杆和榜样,她们就如一面旗帜,在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搭建的建功立业舞台上,引领着更多女职工舞出精彩人生。

    五年间,全省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选树表彰各类先进女职工28870人次,先进女职工集体9511个。通过搭建提素建功平台、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在全省广大女职工中营造出学习先进,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为女职工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建机制  专项合同保护女职工权益

   2014年2月26日,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重新修订实施了《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新《合同》规定,“三八节”女职工休假半天(休息日除外),对因轮班制或因工作原因确实不能休假的女职工,按有关部门确定的薪酬标准给予“补偿”。到2013年度,全省基本实现已建工会女职工组织并签订集体合同企业中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合同全覆盖。

    为了更好地为女职工维权“发声”,各级工会还努力从源头参与女职工法规条例的制定修改。邯郸市总工会参加了《邯郸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和《邯郸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座谈会,就涉及到女职工的有关条款提出了修改意见;石家庄市总工会会同市委督查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对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推动将此项工作纳入有关法规和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建设、模范职工之家建设的内容之中。衡水市总工会结合不同企业和女职工的实际情况,将原有合同中的专款细化为专项合同,力求使维护女职工权益的内容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五年间,包括推行专项集体合同在内,全省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还着力加大普法宣传教育,为女职工提供法律帮助。目前,全省建立困难女职工法律援助机构1584个,共接待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29893件次,有17346名女职工得到法律帮助。

    ■手拉手  让困难女工找回自信

    石家庄市困难职工张新爱离异后,独自供儿子上大学,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可不幸的是,她又被查出宫颈癌晚期,病痛、高额医药费让她失去生活的信心。绝望之时,省总工会推出的女职工关爱行动——“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帮扶项目,张新爱作为全省155名被帮扶对象之一,获得了资金帮扶和救助,生活得以继续下去。

    女职工关爱行动项目帮扶,已成为全省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帮助困难女职工的常态化工作。而各地的特色帮扶,也让困难女职工真切体会到来自“娘家人”的亲情关爱。

    沧州市总工会五年来为近万名女职工进行了乳检,减免费用近百万元。利用帮扶资金,连续五年为979名市直特困女职工赠送特殊疾病保险;邯郸市开展了“关爱女职工”健康行动,为备案的1900余名单亲困难女职工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 。

    省总工会自在全省启动“姐妹手拉手”帮扶活动后,对全省单亲特困女职工建立起“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制度,搭建社会爱心人士帮扶单亲特困女职工的平台与桥梁,五年来,全省共有1617名各级女职工干部、370个女职工组织与5260名单亲特困女职工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家访、书信、电话、专业心理咨询等方式为特困女职工进行心理、生活帮扶,帮扶资金500多万元,帮助特困单亲女职工及其子女实现就业3220人次,子女就学3042人次,提供助学资金30多万元。

    而女职工团体重大疾病保险项目等帮扶内容,都让这些柔弱的女职工感觉到温暖。五年来,全省累计有50多万名女职工参加了女性安康团体重大疾病保险, 649名身患妇科癌症的女职工得到了赔付,赔付金额近700多万元。

    ■夯根基  组织建设不放松

    “哪里有女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女职工组织”,这是全省各级工会发展女职工组织所遵循的原则。

    “打铁还需自身硬”,女职工组织自身建设的强与弱,影响着女职工组织作用的发挥。为此,全省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都从自身建设方面下大力气,在省总工会出台《关于加强工会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后,各地相继出台了多项促进女职工组织建设的制度、措施。

    沧州市率先在全省出台了《沧州市总工会关于加强全市工会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创建活动,培养选树了27个省级、31个市级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上水平。

    衡水市总工会要求各县(市、区)工会必须配备一名主管副职任女工委主任,将女职工组织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在对县级工会年度百分考核中,女工组织建设占工会组建分值的50%。把社区工会女职工组织组建作为和谐社区建设考核达标的内容之一……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了工会女职工组织组建率基本达到了100%。

    五年来,全省各级工会按照 “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行动的要求,大力发展女职工组织。截至2013年底,基本实现已建工会企业中女职工组织全覆盖。同时,我省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会女职工工作干部队伍建设都得到加强并取得明显成效。

 

 

来源:河北工会网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