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国工会十八大、省工会十四大精神,全面发挥好职工代表主体作用,市总工会持续开展我市优秀职工代表提案征集活动,鼓励和引导广大职工代表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企事业单位落地落实,不断提升我市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现将获得全省优秀职工代表提案的保定市实验小学—《作业改革推进小学“双减”政策扎实落地》予以共享。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直指学生作业负担过重问题,作业问题从个体议题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公共话题。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关键还在于改变作业行为背后的深层观念,释放作业的育人价值,使作业功能回归或强化。
一、推荐理由
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地实施,作业设计和实施成为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如何在做好作业数量的“减法”的同时实现作业质量的“乘法”式升级,切实提高作业自主设计能力,是广大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关于“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及改革理论研究较多,具体实施案例及效果较少,本提案旨在重新理解作业以及作业与课程教学的关系,做好新时期的作业设计和实施工作,牢牢把握作业的系统性规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小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从明确学生身心层次、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创新作业设计形式等方面,探讨“双减”政策下小学作业创新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提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让作业的平台成为学生展示自我、自由发展、不断成长的舞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发展。
本提案是科学的、必要的,符合小学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改变优化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入手,增强作业的创造性、应用性、综合性,强化作业设计中的素养导向,强调关注学生作业的主观能动,强力推进作业为引擎的教学观念,实践变革,开发作业对重建学习生态的倒逼功能,以作业改革为支点推进“双减”政策的扎实落地。
二、组织实施过程
1、四看作业。(1)跳出作业看作业,社会化作业。具体内容学生自选和教师规定结合,作业形式为实践活动、调查调研、参观走访等,学生个体或群体参与,以学生参与程度为主要评价点。(2)转变视角看作业,定选式作业。具体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分类制定,形式为学生自选。以语文为例,教师从字词、阅读、写作、课时练(综合)四方面布置作业包,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学情和兴趣自选一项,有针对性的完成选择的作业。(3)基于生命看作业,自制式作业。作业内容以基础为主,学生自定,个体选择,阶段性评价。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作业减量保基础,有充分时间保障特长、技能培养,不受作业制约,自我调控时间。(4)聚焦作业看作业,模板式作业。作业内容为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形式为组合式,面向全体学生,以学业质量为评价。摒弃机械性、重复性等无意义的形式,从语、数、英等主要学科中选择两门,加体育、阅读、劳动、音乐、美术等任意一项作为组合布置作业,且总量不超标。
2、公约导向。发布作业“六不六倡导”公约,不留全班性统一作业,不留习惯性作业,不留超量过多作业,不留冲动惩罚性作业,不留给家长的作业,不留学科间不协调的作业。倡导作业形式多样化、学习自主化、过程趣味化、内容综合化、份量简约化、评价开放化。
3、制度规范。出台作业监管制度、作业备案制度、作业公示制度、作业抽查制度、作业评价制度、作业交流制度等(每月一次小型年级或学科交流,学期中全校,期末总结)。
三、实施效果
作业改革坚持以生为本,兼顾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自由选择作业的权力,让不同学生获得不同收获;作业设计更加开放,拓展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让作业成为每个学生的个人作品;强调学科间的互通和融合,突出学科素养,实现全面育人。从联系生活、学科融合、作业梯度、丰富类型、指导评价等几个维度摸索出一套可推广的作业改革体系,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尊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遵从儿童认知现实,符合儿童全面发展外在和内在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多元化发展,同时带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轻负担,高质量发展,也倒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的发展,重建学习生态,最终实现“双减”政策的扎实落地。